风筝的散文(精选24篇)

幸福 文/李丽鹤 夜幕降临,天边出现了几颗闪闪眨眼的星星。我伴着妈妈港湾的睡眠曲,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梦里阳光灿烂,白云悠悠,梦里繁花似锦,绚丽多彩。梦里的我迎着春风,荡着古树下的秋千,在村东头的草地上放着风筝。我拉着长长的风筝线奔跑,...

风筝的散文(精选24篇)

幸福

文/李丽鹤

夜幕降临,天边出现了几颗闪闪眨眼的星星。我伴着妈妈“港湾”的睡眠曲,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梦里阳光灿烂,白云悠悠,梦里繁花似锦,绚丽多彩。梦里的我迎着春风,荡着古树下的秋千,在村东头的草地上放着风筝。我拉着长长的风筝线奔跑,大声喊:“带着我的梦飞吧!”并和小伙伴一起打闹、嬉戏……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这笑声扬长并且悠扬。

清晨,我伴着昨晚幸福的梦在开满野花的小径上走着,还哼着小曲,走着走着,我忽然听到茂密的野草丛中有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听着这声音,心里怪难受的,于是我走上前看了看,啊!原来是一只可怜的小猫儿。这只猫脚上流着鲜血,好像被人打过。我不忍心看着如此可怜,悲惨的猫独自在草丛里,我便把这只猫抱回了家。到家后,我用温水洗去猫身上的污泥和流出的血,并给它饭吃。这只猫紧紧依偎在我怀里,似乎在报答恩情。渐渐地我对这只猫产生了感情,再也舍不得放它走。于是我把它留在家中,看着小猫活泼、可爱的样子,听着它温柔的叫声,我很幸福!

幸福就像天使羽毛,洁白、晶莹,洒落到人间。世间处处充满着幸福,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放风筝

文/李果

今天,天空万里无云,微风习习,正是个放风筝的好日子。我和妈妈去世纪广场放风筝。

一下车,我就向世纪广场奔去。我的风筝是一只凤凰,可爱极了。我把风筝向空中一抛,没想到风筝一头栽了下来,我又试了几次,可还是以失败告终,我又急又气,真想把风筝踩坏。站在一旁的妈妈对我说:“放风筝的时候不能心急,要有耐心,先把风筝用力向上一抛,跑起来,跑的时候慢慢放线,风筝就会越飞越高。”听了妈妈的话,我再次去放,果然成功了。

天空的风筝越来越多了,有金色的“小鸟”,有凶猛的“老鹰”,有可爱的“白鸽”……它们把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看,一只只风筝在空中展翅飞翔,犹如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它们带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梦想,飞向湛蓝的天空!

这次放风筝,让我明白了放风筝是一门学问,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还锻炼了我的耐心。虽然这次我的风筝飞得不高,但我相信,下次我的风筝一定飞得最高。

城墙上空的风筝

文/高亚平

每年三月初前后,当迎春花在环城公园里烂漫的时候,西安的上空,总会飘荡起许多五彩斑斓的风筝。这些风筝因天高风疾,飞得很高,不但高过了普通的民居,而且还高过了雄浑、厚重的城墙,如无数美丽的大鸟,飘飘摇摇的,把古城的天空装扮得很美。

西安人放风筝,多在护城河两边的环城公园里。这里不唯地势平旷,而且还有一些空地,以及一道宽阔的护城河,风筝起飞时,少受挂碍。一旦风筝飞起来了,上面可是无垠的天空,任其翱翔了。在护城河边放风筝的多为孩子,稍大点的孩子自己放,小点的由大人领了放,很少有大人放,他们没有那份闲心,也没有那份闲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年的早春,我在环城公园里散步时,就曾见一中年男子,在护城河边放风筝。风筝飞到一定高度之后,他将线轮固定在一丛迎春花旁,而自己则站在一旁悠然地抽烟,一会儿望望公园里的行人,一会儿瞅瞅枝头鸣叫的小鸟,只是时不时用眼睛的余光,不经意地瞟一眼自己的风筝。我不知道他那一刻在想什么,也许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许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许什么也没有想。但我知道,他那一刻心灵是安静的、喜悦的,就像春风过后,护城河里泛起粼粼波纹的绿水。

也有嫌环城公园里太低,而把风筝拿到城墙上去放的。西安的古城墙高达四五丈,上宽亦有五丈左右,登临其上,可以一览西安城里城外的风貌。天气晴好时,不仅能望见南郊的大小雁塔,而且能隐隐地看见黛色的终南山。城墙上视野开阔,天高风疾,是放风筝的最理想所在,故为许多喜好放风筝的人所青睐。不尽如人意的是,如今的城墙已不似昔年未曾修葺时的城墙,可以任意攀爬了。眼下的城墙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修缮,已成了重点文物,登临需要收门票的。而且门票还不菲,需要四十元呢。这对于一般的放风筝人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划算的事。因此,城墙上尽管是一个理想的放风筝的场所,也只好望而却步了。但我是在城墙上放过一次风筝的。那是1996年春天时候的事。那时,我初到一个新单位工作,还没有分到住房,只好在小北门外的纸坊村赁居。这年春天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带了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以及房东的女儿,去到北城墙上放风筝。我们在尚武门(小北门)下买了风筝,然后购过票,沿着砖砌的甬道,奔跑上城墙。城墙青砖漫地,堞垛如林。俯身堞垛旁,但见高楼林立,树木参差,公路如带,街巷如渠,让人目不暇接。尽管我来西安多年,但我一直未曾上过城墙,那一刻,我还是被震撼了。之后,我们便开始放风筝了。在城墙上放风筝,果然好放。风筝甫一升空,便借了风势,一个劲地往上攀,不一会儿,风筝便飞到了高空。望着在天空飞翔的风筝,望着眼前欢笑的女儿,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了我在家乡原野上放风筝时的情景:春风浩荡,麦苗青青。原野上,孩子们奔跑、欢叫;天空中,风筝迎风飘飞……而这些已是多年前的旧事了。

2010年冬天,我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一天上午,趁会议的间隙,我和三位新朋友结伴去了一趟颐和园。当我们沿昆明湖畔迤逦而行,来到十七孔桥上时,我意外地看到,有两位老头儿,站在桥上放风筝。那天寒风凛冽,天气奇冷,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青冰。但俩老头儿却兴致盎然,有滋有味地放着风筝。我们被两位老头儿的兴致所感染,假装观赏湖上的风景,偷偷地观看了一阵子他们放风筝,之后,才又重拾残步,前往南湖岛。一路上我想,有这样贪玩的情致,这样的老人晚境该一定不会寂寞吧?

风筝在我们家乡也被称为纸鹞,尽管故乡长安离西安很近,也就三十多公里的样子,但我在西安三十多年间,似乎没有听到人这么叫过。不过,每年的春二三月,当西安的城墙上空飘飞起风筝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故乡的春天,也会想起春天原野上的纸鹞,以及在那里世代生活耕耘的乡亲们。而一想到这些,我的内心便会温暖起来,湿润起来。

风筝,已无人收线

文/王社珍

上个周日,我去了姑姑家,那天是姑父的祭日。

姑姑的房间里,唯一的装饰品,仍是挂在墙上的那几个风筝,那是姑父亲手糊制的。姑父的人生,用风筝人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姑父的青年时代,村里人的冬天是清闲的,但姑父舍不得闲,糊风筝卖,为过个好年,也为开春农忙花销攒几个零用钱。

姑父黑黑的,个子也不高,我曾听见姑姑埋怨奶奶,咋给她找恁难看的女婿。姑姑长得漂亮,个子高,还勤快。我想,如果不是父母包办,如果让姑姑先见姑父一面,姑姑肯定不嫁,但命运安排了,那年代,哪个姑娘不是认命的。

姑姑嫁过去两年,就不再嫌弃姑父的长相。姑父聪明手巧,勤快厚道,对姑姑百般疼爱,脏活累活不让姑姑动手。姑姑的针线好,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装,合体的衣裤,把姑父打扮得干净利落,天天跟新郞官似的,姑父变得英俊多了。

冬闲时,姑姑做针线,姑父糊风筝。小时候在姑姑家住,看姑父糊风筝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姑父的手粗糙,但灵巧,姑父把竹片削成细细的竹条,那些细竹条犹如测量过似的,一样粗细。削竹条是个细致活,粗了,扎的骨架重,风筝不好起飞,细了又易断,姑父的削工是一流的。一流的削工,常伴着一流的选材本领,选竹子那是眼力活,姑父能从堆成小山似的竹片堆里,选出韧性好的来。

削好竹条,开始扎骨架,姑父手拿竹条翻转着,时而抬起扎了一半的骨架,左看右看。糊风筝讲究平衡,左右要对称,前后有比例,不然,扎得再结实,飞不起来也是枉然。姑父扎出的骨架,结实,轻巧,看着像画家画出的简笔画,有艺术感。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胳膊压在几个摞在一起的骨架上,我想,坏了,坏了,骨架被压扁了。忙抬起,却发现那几个骨架随着我的手臂一起弹了起来,完好无毁。虚惊一场之后,我对姑父的手艺,竖起了大拇指。

扎好骨架,该糊纸了。风筝纸不能太薄,不能太脆,不能沾湿,不能受潮,要有韧性,不能有一点破洞,往架上糊时,要糊得平整。糊纸得心细手稳,姑父在骨架上涂了糨糊,拿起风筝纸,那个小心,我都替他紧张。我问,紧张不,他却笑笑,紧张啥,糊了这么多年了,熟能生巧,但谨慎还是必须的。

一个风筝糊完,姑父相面似的,对着风筝端详,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又亲切得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冬季夜长,一个晚上就能糊好几个,糊好的风筝被姑姑收起来,等到集市的日子出去卖。小时候,姑父每年都送我一个风筝,放风筝就成了我在初春里最得意的游戏,在村里的孩子们中我的风筝往往飞得最高,这全得益于姑父扎风筝的精湛手艺。

姑姑属龙,刚嫁过去时,姑父在风筝上画的全是龙,各色各样的,姑姑怪他:“你让人把我放飞了,看谁给你洗衣做饭。”姑父嘿嘿一笑:“在心里呢,飞不走。”

姑姑嫁过去时才十几岁,也贪玩,姑父常带着她到村外麦田放风筝。平原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姑姑拽着风筝线,在麦田跑来跑去,累了就扯着线坐在地头,看风筝在碧蓝的天空飞啊飞。姑姑看着风筝说:“我要能上去就好了。”姑父笑了:“等我做个能载动你的大风筝,让你在天空飞啊飞,飞累了,我收线。”姑姑就会笑得流出泪来。那该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绿色的麦田里,两个奔跑的年轻人,碧蓝的天空中,一只风筝飞啊飞。

姑父糊了三十多年的风筝,在他手里诞生的风筝数也数不清,他想把手艺传给我大表哥,无奈表哥不喜欢做手工。后来,姑父说教我糊风筝,让我把他的手艺传承下来,但我上学后,很少有时间去姑姑家,高中毕业又上大学,学手艺的事便被放下了。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现代工艺对传统手艺的冲击,姑父的手工风筝,逐渐退出市场,姑父也渐渐老去。闲暇时,姑父偶尔做一两个手工风筝,来回忆他的青葱岁月。

五年前,姑父去世了,也带走了他糊风筝的手艺。

无拘无束放风筝

文/唐安永

每当重温诗人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时,就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放风筝的场景。

印象中,农村孩子大都没有多少花样的游戏活动,放风筝就是我们这些小伙伴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每当清明节前后,在天高、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我们生活的村庄上空就会飘舞着各式各样的风筝,那些盘旋在天空的风筝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动手制作的。因为那个时代缺衣少食,家庭经济拮据,根本没有钱去买风筝。

至今我还记得童年时候后做风筝的场景。我们找来一截竹子,悄悄的把母亲切菜的刀子拿出来,破开竹子,划成手指宽的篾条,然后去掉篾条带黄色的部分,留下柔韧较好的青色部分,就用这些韧性较好的篾条制成各种各样的风筝骨架,再在这些骨架上,糊上废报纸,再用笔墨在废报纸上涂上颜色,然后系上一根细绳,一个简易的风筝就做成了。制作风筝有的像蝴蝶、有的像燕子、有的像老鹰……

记得也有伙伴因家庭条件的限制,买不起放风筝的线,只好将母亲纳鞋底的线偷来做放风筝的线,因风筝线短,导致张力不足,只能飞到三四米高,由于缺少气流,风筝瞬间就下落,有的落在树梢,有的落在房顶,但伙伴们不会因失去风筝而兴叹,仍然心情十分愉悦。

我们放风筝的时间大都是在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把书包一扔,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风筝放飞。

放风筝很讲究技巧,刚放风筝的时候要小跑起步,才能将风筝放起,抬头看着风筝升起后,大家就可以无拘无束的放风筝了。

回到家中,有的因玩过头了,没有按照父母的吩咐办事,只好乖乖的找来板凳和竹板,扑在板凳上接受“家罚”。直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玩放风筝玩过头了,扑在板凳上父母用竹板打我屁股的往事。

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出售着各式各样漂亮的风筝,再也不需要自制了。但人们放风筝的观点却悄然的变了,不再把放风筝当成是一项游戏,而是把放风筝当着一项体育运动。

现在想来,放风筝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跳芭蕾的风筝

文/朱嘉翔

呜嗡……呜嗡……

听!飞行着的风筝发出酷似飞机引擎的呼啸轰鸣!

瞧!它们在低空盘旋,动作整齐潇洒:立正、左右、上下、旋转、划8字、前进、后退、停止……它们时而像轰炸机在战斗,时而像在跳优美的空中芭蕾!

在南京中央体育场旁的山脚下,我第一次见到了这种奇特的风筝——“运动风筝”。

国家级裁判杨教练介绍: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木头鸟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逐步演化改进成为现在的多线风筝。风筝约在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运动风筝,也叫特技风筝。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起初是美军在航空母舰上用做活动靶,模拟敌机来袭,是训练士兵打飞机用的。

“运动风筝1992年左右才传入中国。它是伞翼飞机和传统风筝结合的产物,能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特技动作。最常用的是三角形的双线风筝和眼镜形的四线风筝。比得不再是飞得高,而是比飞行轨迹和跟音乐的配合,评分标准类似于体操比赛,看谁的动作更漂亮!可以表演芭蕾编队!” 孟教练说。

教练笑着把运动风筝拿给我们看,原来只是布料和骨架而已。

“它为什么能发出声音?”

“运动风筝飞行速度最高可达150公里/小时,风高速震动风筝后翼的布料,就会发出类似飞机引擎一样的声音,这其实只是布料在空气中震动产生的共鸣而已!如果把风筝的布料绷紧,它就不会发声了。” 教练说,我们恍然大悟。

中国是风筝的发源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风筝比赛列入奥运项目,继续发扬光大!

春天的舞步

文/刘福田

风筝

早春,花儿还没有开,燕子也没有归来。蓝天上,已经早早地飘起了风筝。

风筝在天空里飞舞,一条长长的丝线下面,系着一张天真的笑脸,系着一颗灿烂的童心。

有人说,风筝是春天的通知书。

我确信,风筝是孩子们散发的春花。

一张张春花的传单上,写满孩子们童年的欢乐,写着孩子们对生活真挚的爱。

大人们望着天上的风筝,心在悠悠地飞翔。他们从一只只风筝上,找到了失去的童年,找到了失去的童心。

望着飞舞的风筝,难怪连孔尚任都会有如此雅兴: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柳笛

杨柳绿了。那袅娜的柳丝,可是蒙蒙的春雨用雨珠浇绿的呢?那蛾眉般的细叶,可是新来的燕子用燕尾剪成的呢?

杨柳绿了。我折下一根柳条,做成一支柳笛。柳笛在我的唇边吹奏出一曲甜甜的春韵……

曾记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又是何等地出神入化。

柳笛的笛孔中,流淌出我心中的歌。这轻快的柳笛声里,有着一个旖旎的春天……

小草

一棵小草,一缕葱茏的绿,一点盎然的生机,一片对生活的爱。在自然界翠绿的画屏上,假如没有这一点儿绿,丝毫也不会减少这画屏上萋萋的绿意。但是,小草仍然郑重地挥起她小小的画笔,为这画屏添上极其认真的一笔。小草付出了她的辛劳,她恬然地微笑了。

我爱小草。不仅仅因为“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成了着作坛上的一棵小草。

迎春花

春的脚步还没有临近,她就苏醒了。

看,花栏上,池塘边,她纤柔袅娜的细腰,带着一身霜雪,冒着冬日未尽的严寒,顽强地展开嫩黄的花蕊,热情地迎接春的到来。

呵,当寒霜满地,一切都还显得那么荒凉、沉重的时候,她何以要挺起枯弱的枝条,朝着东风,如此殷勤地争先开放呢?

蓦地,我发现了伫立在她身后的松、竹。这些岁寒不凋、翠叶常青的近邻,是他们用坚贞高洁、卓然独立的性格,开阔了她那憔悴柔弱的胸襟,唤起了她向严酷环境勇敢挑战的不屈精神。

我又发现,她那嫩黄的花朵虽然非常瘦小,但她的花蕾却是一支通红的火炬,正在沉沉的寒冬和融融的暖春间,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环。

我突然想起宋代韩琦的诗句:“覆澜纤柔绿条长,带雪冲寒坼嫩黄。迎着春来非自得,百花千卉共芬芳。”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博大的胸怀啊!平凡之身确有非凡之志,实在令人敬佩。

借筝飞天

文/王心仪

午后,看着门口小公园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放着风筝,童年的那件往事犹如放电影似的一遍又一遍在我脑海中回放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门口玩得不亦乐乎,突然,我看见窗台上放着一只妈妈以前经常带我放的风筝。我拿起风筝,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用力往上一甩,尽量把风筝抛起来,可我的个儿太小了,刚抛起来,想放手,风筝就掉了下来,我气得直跺脚。我又幻想着能像动画片里一样乘着风筝飞上蓝天,自由自在,于是我笨拙地把线慢慢绕在大门把手上,等有了风,飞快地跳上了飞起来的风筝上。可刚坐到风筝上,就听到“啪”的一声,风筝被我给坐坏了,我重重地摔到地上,整个人就像是生了锈的机器都动弹不了了,一阵阵疼痛如刀割似的袭上身来,我不禁放声哭喊起来。妈妈闻声赶来,一边安慰我,一边哄我,好不容易才让我止住了哭泣。

你们说,童年时代的我傻不傻,竟然对动画片里的内容信以为真。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会因为自己的傻而开怀大笑。

春天要做的事

文/詹华

过完了大年,我们才有心情去欣赏春天的景致。面对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色,是否有必要在春天里,为自己,也为这个春天做点什么?

选择一个可以看得到蓝天白云的晴日,或自己,或与他人去郊外踏青。整个冬天糗在城市的盒子里,很难见到一块看起来顺眼的天空。从城市到郊外去踏青,好比是为自己更换一次血液,去污排浊,令细胞重生,让思想升华,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时间吐纳,心胸也会豁然开朗,精神也会怡然百倍。

在远离工业污染的山间或地头,采挖一些野菜,然后回到家里择完洗净,炸一碗肉酱或鸡蛋酱,定能吃出清新的只属于春天的味道。如果采挖的野菜足够多,可以包一顿野菜馅饺子或包子,那个味道,绝不是普通蔬菜可比的。之所以山珍与海味相提并论,想必这野菜之味早已被大众所认知与肯定。在春天,能吃上一顿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还是自己采挖的野菜,那况味,不单单是从味蕾反馈来的滋味那么简单。

在春天,我会动手做一只风筝。风筝的造型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复杂,形状由心情来定,大小由风力来托,只要不是做得很离谱,在春天那爽快的风中,应该都可以飞上天空。每个人从小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飞翔梦,让心去飞翔,也希望事业能飞黄腾达,或许都不及看着自己做的风筝,在无所欲求的天空中飞翔来得更自由。手中攥着线去操纵风筝,和被生活攥着线操纵自己,我更愿意接受的当然是前者,那种感觉会令我更加自在,更加释然。

借着清明扫墓上山时,我还要在山上栽上一棵树苗。植树造林,不该只是群体的行为,不是非得组团才能完成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虽小,可架不住年复一年地去做一件事。从一棵树开始栽植,十年必成行,百年必成林,此乃惠及子孙,福祉国家的得益之举,我愿欣然为之。

人与树木、与植物的关系惺惺相惜,交往甚密,与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我还想养上一两只小动物。我的小心脏还是柔软的,只能经受得起与小动物的沟通互动。以前在农村时,开春都要养上一二十只鸡、鸭、鹅雏,经过一年生长,便可以产蛋或吃肉。可我这人感情过于慈悲,忍不下心看着那些自己养大的家禽沦为刀俎之物,于是后来,我只养些不能吃的、不便吃的,比如金鱼或小鸟。在春天养上一两只小动物,经过细心呵护,见证它们由小不点变成半大和成年的样子,无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它们能陪我一起玩耍,消除我很多独处无语时的落寞。

在春天,一定要为自己喜爱或敬爱的某个女人过一个节日。这个女人可能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可能是其他人,总之,她在心中具有无人替代的重要。虽然这一年到头节日众多,围绕身边的异性不少,但能够与之日久生情,日日牵挂的女人又有几个?在春天里的某一天,不管它是不是妇女节,我仍要为亲爱的你过一个节日,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世界,在每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都充满新绿,开满春花,并赋予我们无限瑰丽的憧憬。

多彩风筝飞满天

文/陌上桑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农历三月初三,民间有“三月三放风筝”的习俗。天蓝,云淡,风轻,这样美的春光,正适合放风筝。公园的广场上早闻到了春的气息,风筝一只只飞起来,无论是传统的燕子、老鹰、蜻蜓,还是卡通的喜羊羊、大头儿子,都飞得轻歌曼舞、悠然自得。风筝的主人,有白发老翁,也有垂髫稚子,还有情侣、父母和孩子。他们牵着线,奔跑着,欢笑着,享受着融融的春风和奔腾的力量。风筝在他们手里,是一种飞翔的幸福和安宁。我的思绪也被这细长的风筝线拉回到了那童年的三月里。

最早知道风筝,源于小学课本上的一首儿歌:“竹做的骨头纸做的背,春风送它们往天上飞。我们在地上边跑边笑,它们在天上越飞越高。”学完这节课,我就被里面美好的意境深深吸引,回家告诉妈妈我也想放风筝。妈妈就找来竹子、刀斧和清明节剩下的白纸,她照着课本上的图案,描呀,画呀,把竹子劈成细细的竹篾,绑扎骨架,粘纸,绑线,足足花了一上午时间,一只白色的蝴蝶风筝“竣工”了。妈的手真是巧啊,我的蝴蝶风筝虽然颜色单调些,可是做工精致,一点也不比书上画的逊色。

据记载,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风筝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是战争中传递情报的工具,有说最初便是一种村居游戏,不论如何,都见证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到今天,风筝甚至成为“非遗”项目,许多已经成为精美、巧妙的工艺品,登堂入室。

据史料记载,放风筝不仅是一个娱乐项目,还能延年益寿。有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因为当人们眺望自己的作品摇曳万里晴空时,那份专注、欣慰、恬静的精神状态强化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功能,促进了机体组织、脏器生理功能调整和健全。双目凝视于蓝天白云之上的飞鸢,荣辱皆忘,杂念俱无,与保健气功的作用异曲同工,其效应符合传统医学的修身养性之道。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是曹雪芹《红楼梦》里的诗句,在这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带上孩子,背上风筝到田野里,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放飞心情,忘却烦恼,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致心中的风筝

文/冉冉

多少次在梦里,曾经见到过你———一个美丽的风筝,追着风在天空自由飞翔。你是否也曾梦到过我?总有一种感觉,前世你我曾在回眸中相视凝望。在梦里,我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风筝,多希望,长长线紧紧攥在你的手中,任你牵引着飘曳在风中,我欢快地在风中飘荡,回应着你的深情的双眸;当然,我更希望,我们迎着风一起飞,飞过大海、飞过旷野、过山冈……

而我最终不是那只风筝,而是那个追逐风筝的人。你在天空翱翔,我在大地仰望,作为军人你要保家卫国,作为军人妻子,我以你为荣。都说家是港湾,可没有你的家总是有些孤单。每每望及星空,仿佛都是与你在对话。放心吧,家人安好,一切安好,我没忘记你的托付,你的信任。家,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知道吗,此时我多愿做夜空的一颗星,与你在天空相守相望,更愿照亮你回家的方向!

风筝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的华丽,风筝更知道,它飞的再高,总也绕不开一个人的视线,飞的再远,也离不开一个人深深的牵挂。你在山间追逐,他在天空凝望,交汇的目光一同融化在蓝天里,因为,懂你……

风筝的思念

文/蒋光平

从小,我就对风筝钟爱有加,每当看到别人把风筝放上天时,我小小的心总是充满了好奇,“为什么那风筝会飞上天呢?而且还飞得那么高那么远”。常常地,我都会一个人望着风筝静静地发呆。我总认为那小小的风筝似乎有什么魔力一样,我小小的心也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风筝一样,飞上天空,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每当春天来临,小伙伴们成群结队的拿着父母在城里为他们买来的花花绿绿的漂亮风筝在山坡上放时,我的心就有种隐隐的酸痛。那时家里穷,母亲常年有病,爷爷奶奶又年老体弱。我们一大家子的开销都靠父亲一个人在外面帮人打零工来维持。我知道,凭我们家的条件,父亲是绝对不可能给我买一只风筝的。但小孩子的心总有那么一点点的虚荣。看到别的小孩子放风筝,我的心总会难过上几天。那一年的春天,我的邻居何二不知从哪买了一只很大的风筝,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一下子,何二便成了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一个个都跟在他屁股后面追着他跑。看到何二有了风筝,我便跑回家问父亲要一只风筝。我说何二都有风筝了,我也要一只,哪怕比他的那个小点的也可以的。父亲犹豫了好久,无奈地说道:“一只风筝要好几元呢,够我们一家好几天的伙食费了,何二他爸是屠夫,搞得到钱,等以后我们家有了钱再给你买一只吧。”父亲的话还没说完,我委屈的泪水就禁不住流了下来。我哭为什么何二的成绩没我的好,他却有风筝放,为什么他家就搞得到钱。

看到我流泪,在一旁的爷爷也禁不住抹起了眼泪。爷爷走过来说,“宝儿乖,宝儿不哭,爷爷给你做一个又大又漂亮的风筝,保管比何二的好看。”爷爷是本地有名的手艺匠,手工活是出了名的。爷爷找来一只竹子,用刀把竹子轻轻划开,或削成片或做成条,再把削好的竹条、竹片用很细的铁丝扎成骨架。很快,风筝的骨架就在爷爷灵巧的手里成型了。然后爷爷找来一些彩纸,把它裱在风筝的骨架上,再贴上一些剪纸,风筝立刻生动起来。爷爷制作的风筝中,最好看的当数鸡公风筝了,挺拔的身材,鲜红的鸡冠,五彩的尾羽,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那年,爷爷制作的风筝成了全村最好看的风筝。我也便成了小伙伴们争先羡慕的对象,就连隔壁的何二也不例外。那年的春天也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一转眼好多年过去了,爷爷也离我们而去了,再也不能在春天给我们做风筝了。每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想起爷爷来,想起那一年爷爷为我做的又大又漂亮的风筝来。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是爷爷手里放飞的一只风筝,那细长的亲情线,永远把我和爷爷连在一起。

人间四月天

文/李国松

没有哪一个季节如春季般舒适,也没有哪一个月份如四月般温暖,四月的阳光强而不烈,四月的风大而不疾,四月的天空是海一般蓝。我爱这迷人的四月。

清明过后,落雨的日子渐渐多了,春雨像花瓣一样飘飘洒洒,沾在人的脸上带着丝丝凉意,但并不感觉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说得一点都不错,春风化着细雨滋润着无边的新绿。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无比清鲜,桔树开了满树的白色小花,几点水滴残留在嫩黄的花蕊中,闭眼去嗅,芬芳四溢、回味无穷。葡萄架上的葡萄藤长出了片片鲜绿,叶子在风中摇曳,让人想起了熟在五月的晶莹透亮的葡萄。

我最爱家乡武山湖小岛上的桃花了,想必此时岛上是一片花的海洋了吧。记得前年的四月,我和父亲母亲还有姐姐一起驾一艘小船,摇着樯橹在清澈的湖面上划开波浪向小岛驶去。湖面十分平静,阳光照下来,湖水泛着金光。习习春风在宽阔的水面吹过,波光粼粼,心情无比舒畅。登岛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蓬勃的粉红色,桃花遍地盛开,一棵棵桃树环岛排列成匀称的椭圆型,从低到高,拾级而上,桃花映红面庞,桃色撞击心扉。转眼两年过去了,由于工作繁忙,今年的四月是无法陪他们再去登小岛了,我想他们肯定已经相邀去赏桃花了吧。我忽然想起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当然不会把自己比作诗中的那位美丽女子,只是少了我,父母在赏桃花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在四月的天空中,风筝像南归的大雁一阵阵。手拽丝线的少年在草地上奔跑着,你追我赶,都在使劲地提拉着风筝,抬头望天空,看风筝飞得有多高,望着望着就笑了,风筝已经飞入云朵里了。笛声悠扬,环顾四周,原来在那棵垂柳的怀抱中。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坐在草地上,背靠着柳树,横笛在他口中吹响,春天在他的乐曲声中歌唱。

最美不过春天,最好不过四月,四月是澄清的眼睛,四月是开放的心扉,四月是花的微笑,四月是水的柔情。林徽因在志摩罹难之后写了一首悼念他的诗,诗的结尾写道: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风筝飞春

文/孙凤山

此时,我像绳线一样坚守着风筝,在春光里穿行。风筝和我互相牵引着,可以听蓝天说话,可以听白云唱歌,高傲地掠过春风的尾巴,飞翔。柔软的天空,就在我们的欢乐和和谐里,长出了我们的坚强。我脚下的春,桃花红了,梨花白了,淳朴的风情民俗演绎得有滋有味。哦,就像幸福一样,春已经不浅了,可还是被我们和我们的风筝们无限地拉长。

不错,风筝是从春秋战国时期飞来的。穿越时空,是风筝的秉性。太轻的风筝会没有牵挂,太重的风筝无法超越自己。比起鲁班的竹质风筝,墨翟的木质风筝有点分量,不仅挂着智慧和文明的雏形,还挂着一个叫做起源的故事。是的,一根绳线牵引着中国的发明,穿透历史风云,翻飞在文化的天空,飞翔了2000多年。飘来了,飘来了,各种动物形状的风筝,张开本能的欲望,向着春的深处劲飞;飘来了,飘来了,各种色彩的风筝,向着欢乐的方向腾飞。每个风筝都是一个圣物,上面不仅悬挂着苍茫、豪放和悠闲,还伸延着无限的盎然春意。牵引或者被牵引,脚下都会有宽度,目光都会有高度。平凡的风筝,都会有一个伟大的高度,一如我们的人生。是的,伟大存在于平凡之中,高级存在于简单之中,卓越存在于古老之中,惊奇存在于常见之中。风筝飞春,飞就的是我们的平凡么?

一只风筝就是一个方向。风筝钟情春天。因为春天为万事万物寻觅舞台,为每个方向寻觅路径。每只风筝下,都是驰骋的舞台。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选择绽放,还是选择躲避,一如放风筝。亘古以来,放风筝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与其说放飞的是风筝,毋宁说放飞的是人们的向往。绳线是有长度的,但快乐的人生是没有边际的。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樊篱。不是么?从隋唐开始,风筝还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宋代开始,风筝成为军事作战的武器。

风筝痴情春天。在春光下穿行的人,无论如何都能到达静止的目标。从年到年,风筝除旧布新,飞越所有的沧桑,刷新所有的向往,承接所有的收获。从心到心,风筝飞越隔阂,压缩所有的距离,挥洒所有的温暖,衔接所有的和谐。从美到美,风筝飞越温馨,连接所有的景致,憧憬所有的未来,点燃所有的希望。是啊,风筝占领天空,拥有一切,并把一切给了我们。

风筝飞春。进入春天,一个人的理想会高于一切,就像灵魂高于生命一样。风筝能让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就静静的做名观众。为了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让我们把理想的风筝从春天放飞。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那么,给我一只风筝呢?只要给我一腔热忱,想不放飞理想,都难。殊不知,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

三月蓝

文/高山流水

最洒不过春阳暖,最纯不过春天蓝,静的雪,流的云,三月天。

如果将太阳比作金孔雀,今天的雀儿分外抢眼。它抖一抱神彩,刷拉拉----太阳开屏了!喜洋洋的光谱洒满窗满屋,地上房上融了又下,脏了又白,薄了又厚的雪,盛着三月的渴望,被烘暖照亮。爽爽的风,从剔透瓦蓝的东北方或西南角荡来,空气是纯粹透蓝的鲜。

我站在春蓝里看三月,爽爽的豪迈融化在蓝朗里。我用脚踢踏路松下,堆积成溜的雪,上面青苍的松冠,傲然穿插在蓝天里。我俯下身子系鞋带,包围我的依然是爽爽的蓝。

我新奇,举目垂眉均掩不住,这天蓝的陪衬。周遭万象,均浸在清透透的春蓝里---楼与楼的间隙,树与树的距离,那色彩,那音律……辽阔的蓝,博大的蓝,我在中间。陶醉忘情了,忽听得声声喜鹊鸣唱,寻觅,却无影。是我幻想的祥鸟在飞天!风筝,对。还有风筝哪……很快就会看见风筝,在湛蓝里蹁跹。

车流动在天蓝里,人游走在天蓝里,连那数不尽的幢幢楼窗,也都影印着天一色的朗蓝……徜徉这爽蓝蓝暖阳阳的感动里,我想跟朋友抒怀,跟小鸟聊天,心情喜滋滋在柳梢,丁香树枝上盘旋---

风清天蓝,我满脸都是阳光,满身都是振翅欲飞的芬芳。我快乐地拥抱三月,想说:不慌,不忙。先把自己沁在这蓝、白里,再仔细倾听大地解冻,青芽萌发的声响。

风筝与线

文/仰许哲

阳春三月,和风抚过。瞧,天上出现成群的风筝:老虎、雄鹰……地上,孩子的手里拿着长长的线,在放风筝呢。

其实,我们实现理想犹如放风筝——要敢于飞向天空,寻找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风、风筝、线、放风筝的人就是我们实现理想的要素。

其中,风是风筝飞起的外力,就像天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百分之一的要素。

风筝,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理想就是要飞向蓝天,不管多高多远,即使遇到暴风骤雨,乌云闪电,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我们都会在蓝天上高傲的飞翔。

线,是青春。在这美好的青春旅途中,需要我们去拼搏,勇往直前;需要我们敢于挑战,不怕失败;需要我们去努力,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更需要我们去顽强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所以我们不要怕失败、挫折,要知道,线断了可以再接,失败、挫折后,我们仍会勇敢站起来。青春最大的魅力是不断的犯错误,而又有大量的机会改正错误而获得人生宝贵的财富。朋友,善待青春吧,惆怅的青春和这叛逆的岁月将会成为你人生的美好回忆。我们要尽可能的让这一根风筝线拉得越来越长。

放风筝的人,就是我们自己。风,是你通过我的线把我的拼搏、勇敢、顽强的人生理想的风筝,送到高高的蓝天上翱翔。同学们,虽然在高空中,你梦想的风筝会有波折起伏跌宕,但只要你紧抓线,不撒手,那梦想的风筝一定会在天空中留下一道美丽的曲线。

等你有了风,有了线,有了你自己的努力拼搏和顽强学习后,你就可以将理想的风筝放上蓝天,看着并且遥望它飞向蓝天,那飞舞翱翔的优美身姿与雄壮的气魄,就是你成功的标志,你会为此感到快乐。

你会感到快乐,是因为你在青春时不懈的努力、勇敢地挑战、顽强的学习与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而获得了成功,实现了理想,走到了人生的最高峰,更显示出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时你就验证了这道算式: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辛勤的汗水等于成功!

同学们,抓住你的青春吧,用它作为你人生的风筝线顽强努力奋斗,勇敢地面对失败与挫折;用它将你的理想风筝放上蓝天翱翔,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顽强、努力,就可能拥有完美的人生!用你青春激情去放飞你的梦想吧!

叩响春的门铃

文/汪喜刚

站在大自然的肩膀之上,我轻轻地叩响春的门铃,还能听到冬孱弱的诉求,让我给它一个冰雪纷飞的世界,保住它冰清的躯体,可惜我没有那种通天的本领,我只是一介文弱的书生,用笔轻轻地叩响春的门铃,走进春的世界,做客有春的每一个地方,倾听春天的故事。

丝丝绿意,点缀着寂静将去的世界,麻雀声打破黎明,燕子轻捷的飞过,掠去冬最后的寒意,小草芽开始辞别冬眠的母壤,迎接阳光温暖的微笑。每一个黎明、午后、傍晚我都会去漫步一个有春意的地方,清晰可见那棵树绿了,抽着芽、伴着风、和着雨摇曳在同学们郎朗书声、匆匆倩影之中。在漆黑的夜里,我能听见万物的心声,静谧中是那么的可怕,绵绵细雨润入黄土地的每一块肌肤,暖暖的春风,吹进农民的心窝,忙碌中还是那么喜笑颜开。田野里的油菜花开的正旺,轻盈的飞舞着,金黄的油菜花在春风里闪着一波又一波的浪,这时,金色的花浪与农人的微笑相得益彰,忙碌中、嬉笑中,播种着一年的希望,漫山遍野都是春天的脚步,田野里春耕的老黄牛,还有那朴实的农人,在丝丝缕缕的雨中洗礼着,如油的春雨泽润了他们的心田,这个纸鸢满天的季节,是梦想的季节。菲菲红晕染上双夹,带着对春的渴望,走在春天的田野里,轻轻地叩响春的门铃,做客春天里。

春天的阳光总是那么喜人,温暖着我这个春天的客人。三月里的天空,总是让我留恋,苍穹之上的风筝,有花的、有绿的、有红的,有动漫人物的等等。我经不起风筝对我的诱惑,带着童年的味道去放我现在的风筝,风筝的一头飞在天上,和天空亲密的吻、火热的拥抱,一头又在我的手中,细细的丝线在我和天空间搭起一座桥,此时我能听见天空对我说着:“如此旷达,还带有孩童般的天真,快乐驻足于你眉间。我不会每天都给你一个阳光灿烂,但也不会每天都给你一个暴雨将至,我怕把你的童真伤害,我扶住云,挽住雨,降临在你的春天里。”我楞在那里,脑海里还在回放天空对我说的话,似懂非懂的听着天籁般的音韵和这绝美的唱词,风筝随风飘荡着,飘荡在我头顶这片蔚蓝的天空里,那幸福的闪电呀!告诉我,这么动人的话语怎么就说给我听呢?那春天啊!我才刚刚的叩响它的门铃,准备做客它的家中。

三月末,四月初。后山上桃花开了,杏花含苞待放,像是羞涩的姑娘,遮面而出但又红着脸藏在桃花的身后,满山的花惹得蜂飞蝶舞,也惹得我这个春天的客人按耐不住,独自一人上山看望这些圣洁的花,那朵朵喜人的花像是粘在翠绿的枝桠上春风拂面而过而又带不走它们,神奇极了。大自然总是这么鬼斧神工,不可思议的发生着这里的一切。我欣喜这个春天呀!大自然把这等上好的礼物馈赠于我这般痴傻之人,说不尽的得意与飒爽掸上心头。细细端品春天的万物,有婴儿般的朝气蓬勃;有孩童般的天真无邪;有少年般的鸿图大志;有中年般的沉着老练;有老人般的豁然旷达。万籁中有多少个迷人的画面,多少个醉人的氛围。春天静悄悄的来临,我轻轻地叩响春的门铃,做客春天里,享受春天的奥妙。

四月的小河,像孩子一样叮咚地唱着歌谣奔向远方,回应着满山的桃花、杏花、还有那醉人的油菜花相携装点整个春天。汩汩流淌的小河披星戴月,像是年久失修的水车,咕噜咕噜的唱着永远唱不完的歌。河边杨柳随风飘荡,有点像古诗词里的意境了,满山的花,开始散发沁人心脾的香,拉拢它们的粉丝给它们一个美丽的赞美。春天啊!我感叹的不止是你呀!夕阳下总是喜欢待在你的世界里,拿本书想惬意整个傍晚。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一个做客春天的客人,欣赏关于春的一切。

轻轻地叩响春的门铃,敞开心扉,感受着五彩滨纷的春天,沐春而行,看纸鸢满天,看花开结果,看……我们一起做客春天,去感知、去欣赏每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沐春而行,你我他。

放风筝

文/陈瑜涛

阳春三月是放风筝的好季节,歌里也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其实若按夏历三月,气温已经上来了,太阳也有些晒,所以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就是外出踏青、纸鸢纷飞的好时节了。

今年因疫情的缘故,我就把尘封已久的风筝从袋子里取出,拾掇拾掇,就急急乎乎如脱笼的燕雀一般,朝着小区南边的河沿上奔去。与以往不同,虽然是去户外大天底下,却仍然戴着口罩。出小区绕到南侧河沿儿,往东走大约一箭之地,泾河河道和护坡之间,难得有一处高起却平坦大方的土塬,上面虽有杂草,但是却无高大树木遮蔽。土塬之下,泾河水清清亮亮,潇潇东流;河堤之旁,一排垂柳新芽依依,旖旎温柔,真可谓黄绢幼妇,一个绝佳的放风筝之所在。

我放的是一款好几年前的蝴蝶风筝,已经很陈旧了,满是褶皱不说,边沿包裹的布边好几处已经有点儿稀薄破漏了,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放风筝的美好心情。风筝不在于长得漂亮,而在于飞得漂亮,做人也一样,不是吗?

今天的风,不大不小,最是这种非专业的小风筝的得意。暖阳当头,花蝴蝶迎着春风,悠悠地上升,拽着线轮“嗤嗤”作响,我单手握持线轮中间的手柄,只用左手掌的鱼肚处贴着线轮外圈,靠着摩擦力控制风筝起飞的速度。

放风筝,常常遇到无风或者风很小的情况,这时候要抓住机会,趁着地面风起把风筝送上云霄,一旦风筝到了高处,那就不受地面风的管辖了,即使地面平静无风,你也能悠哉悠哉地控制风筝不掉落。常常看到有的人的风筝在天上端坐云端,有的人在地下跑来跑去,气喘吁吁风筝却起起落落,始终不能上天去。这是一个突破,当你打破地面对流风的限制,到了较高的平流风行处,你的风筝就跃升了一个层次,可以飞龙在天,俯瞰苍生,好比人的修为到了一定境界可登堂入室、高尚行事一般。

大约六百米的线轴已空,风筝在天上乐游飘摇,艳阳当空,天高云淡,风力不疾不徐,花蝴蝶稳稳当当地飘在天边远处,高度角不大也不小,风筝线不紧也不松,我将线轴藏进一片干枯的灌木丛中,蓬起的枯枝好似弹簧,既能扯住风筝不让它飞走,也能调节牵引力大小,这样放风筝的人便得自由,可以在一边喝水休憩,只需些许注意力照看即可。

我在枯草和新芽杂驳的草地上坐下来,摘了口罩,吃了一块点心,伴着一段手机音乐,开始冥想。

风呼呼而暖暖地从耳旁拂过,泾河之畔,我静静地和自己在一起,品味这大天、大地、大河和小我,在某一刻我觉得自己已不复存在,只和这蓝天、厚土、清流、和风化为了一体。

并不是每次放风筝都是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时候。

一次,在浐灞湿地公园内,那天风有些大,风筝老是往下栽,无奈我只好挂上配重石,但重的飞不起,轻的不管用。一个背着线轴放大风筝的,指点说是风筝泄风不好,指导我将两侧的边杆儿放至最低,我如法从事,结果风筝果然一飞冲天,但却不敢放太远,他建议我花几百元买套好的风筝,因为好风筝扛风,也好放、易控制,十拿九稳,但我还是觉得玩儿几十块钱的平民小风筝有趣味。人生的乐趣正在不可预知之间,不是吗?

一个小小的风筝,要稳稳飞上天,也有很多门道。我虽不晓空气动力学,却也渐渐明白如何调整拴线的位置、尾飘的长短,有时候还要拴上配重石风筝才得以振翅高飞。有时候轻轻松松就放完线圈了,有时风向不稳、大小不均,就必须留有余地,线圈儿或收或放,脚下或左或右,来去不闲,时刻小心驾驭。经验同样重要,比如初春河边,太阳快落山时风力必定加大,小风筝常常扛不住,要早早收线召回。放飞失败、落水挂树都是稀松平常事,有时有幸得救,风筝线却落入花丛扯不回,待从枝桠纠结处一一摘下,好几百米的线圈儿一团乱麻,要把它条分缕析、捯饬整齐,又十分考验耐性。

放风筝,靠的是掌控平衡的技巧。只有调整好风力、牵引力和脚步移动之间的关系,风筝才能稳当当地飞起来。线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放线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一切,都得合适。

放风筝虽为游戏,但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能缺。除了有玩意儿、有技术、有耐心,有时也还得有些运气。

一只风筝,恰如人生。

曳光的风筝

引:以前总习惯在空间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句子,不是看给别人,而是自己排解情绪,时至今日,掐指算来,也有将近一年没有再为此动过脑细胞,不是慵懒,而是不喜欢无病呻吟,而今,几多感慨,陈述如下,提笔。

夜,并不宁静,窗外,马路上时而呼啸而过的车声,夹带呼呼风声一起拥入房间,这已经是第N个不眠夜,透过窗户,远处的高楼依旧彻夜通明,近处广场上空飘着几个曳光的风筝,在漆黑的夜空中略显孤单,却恒定,像我。

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已经快两周,每天的生活像在复制,医院到宾馆两点一线,下午晚上到第二天陪护,上午回宾馆补觉,每天吃饭就是医院门外各种快餐店,几天功夫,也都混熟。只是体重慢慢下降,恢复到不到140。伺候病人是一项体力和精神并重的活,但再苦再累何妨?毕竟父母在自己儿时也如此累过,现在他们是孩子一般。

小瑞子说过一句话,我善待很多人,希望他们也能善待我。每次遇到困难,总能遇到太多好人,也应感谢好多人,但我明白有些话说多了反而假惺惺,埋在心里,不一一道谢,你懂,看我行动。

距离上次在菡宝额头留下那片吻已过了半个月了,时间越推移,对菡宝和超姐的思念也越深,虽然济南到德州也只有100公里距离,但毕竟这里不是家,风筝飞再高,也有线牵着,风筝再亮,也点不亮夜空,所以只能祝福父亲早日康复,那也能早点回德州了。

大德州,我想你了。

风筝

文/点一杯开心果

风筝

提及风筝,必然会想到“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群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孩子,想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想到自己已逝去永远回不来的美好的孩提时代,那美好的回忆已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就一直挂在离学校不远的电话线上,不知是哪个顽皮的小孩没有抓紧手中的线,让风筝失去了方向,落在那里,经历着风吹雨打。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而刺骨,北风呼呼地吹,只见它在风中顽强的挣扎,虽然被风吞噬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面貌,但一直一直在那里,不再飞向别的地方。在那样的一个角落里,只有刚飞到这里时,有人发现:那里挂着一个风筝。之后就再也没有关注它了,它就一直这么孤单着的。直到有一天,一个和风筝一样的女孩发现了它,不知怎么,这个女孩觉得自己和风筝好像,一样的孤单,一样的顽强,一样的勇敢,便不时地关注它,伤心了,难过了,高兴了……都告诉它,同样也耐心的倾听它的孤苦,也知道它为什么要停在那个学校的角落,为了和我们一样成长,一样的保持童心与纯洁,彼此相互理解。就这样,女孩过完了她人生中最难过,最孤苦的时期。时间如骏马穿缝隙般飞速,女孩已经从这个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了。但仍没有忘记——那个和她同病相怜的风筝,等到有机会回去的时候,它已经不在了!

女孩十分的伤心,失去了这个默默的朋友。想念风筝,毕竟那个时候只有风筝最懂她;想到了有风筝相伴的童年,对女孩来说,童年时期是她的春天,虽然很短暂,但很美好。记得那时的天空总是那么的蓝,心情总是那么好,牵着爸爸的手去放风筝,当时的情景还那么清晰,那么令人回往。

风筝和你都离开了这片天空,但愿我是缠绕你的风,飞越无数的河流,哪怕没有尽头。

风筝断了线就没有停泊的时候,我尝试用笑容寄给曾经熟悉却陌生的角落,不要为我担忧,我会变得更加的坚强。

偶然之间,遇到了一个同样失去天空,失去风筝,失去精神支柱的一个父亲模样的人。那人整天手里拿着风筝满大街的找女儿,听说这个人到四十才有女儿,妻子难产离开了他,他便化对妻子的思念为对女儿的庝爱。给女儿双倍的爱,女儿很喜欢放风筝,每年春天都央求打几分工养家的他带她去放风筝,但好景不长,上帝连女儿也不肯留给他,女儿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他,从此他整日疯疯癫癫的,别人都以为他疯了。正好又是春天,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其实女孩和这位父亲一样,他们都失去了各自内心的风筝,但他们手中还握着那连着风筝的线,牵动着他们脆弱的心,无论风筝飞向哪里,飞的有多远,都会有根线牵着他们,那是永远的牵挂!

听朋友说,她不愿做像风筝那样的人,因为风筝的命运牵制在别人的手中。

也许风筝也可以挣开这根控制命运的线,就像离学校不远电话线上的那个风筝一样,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也许我愿做一个有思想的风筝,虽然我的心中有所牵挂着的,但我也要挣开上帝给我安排的那条线,飞向我所向往的精神境地,飞向我的梦想,飞向我的未来。但无论飞得多远,鱼思故渊,落叶归根,看看我所走过的路,看看所有牵挂的亲人。

瞧,春天来了,风也变得和煦了,天空中飘着几朵云,在云下端,有许许多多的风筝在飞……

作者:王昆

联系电话:13517470670

孩子王

文/曹含清.

也许,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孩子王,给我们的童年增添很多快乐。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总会为那些逝去的时光与远去的人而惆怅。

我的故乡的孩子王是二傻。他个子低矮,腿短头大,一双青蛙眼嵌在黝黑的脸庞上好像是两只明亮的电灯泡。村里的大人们都说他傻,还说他是丑八怪。很多人拿他的肢体和眼睛开玩笑,说他跳进河里就是活生生的一只大青蛙。他不但毫不生气,反而傻里傻气地两腿屈伸,双臂向前摇摆,做出蛙泳的姿势,把人逗得笑掉大牙。

我和小伙伴们总爱找他玩耍,在我们眼里他不仅滑稽可爱,而且多才多艺。他家里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放学后我们挤到他家的屋子里看动画片。他的母亲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从没嫌我们吵扰她。她还会拿出藏在柜子里的橡皮糖或山楂糕发给我们吃。我们看动画片的时候二傻总和我们一起看,看到高兴的情节他手舞足蹈,还会吹起口哨。

他制作的弹弓、木陀螺和风筝有模有样,很讨我们喜欢。他用小树杈和皮筋制成弹弓,兴冲冲地领着我们到杨树林里打鸟。我们远望到一只啄木鸟在啄着树梢,他大手一挥让我们停下脚步,示意我们不要发出声音。我们屏住呼吸望着那只红头、黑羽毛的啄木鸟。他握着弹弓蹑手蹑脚走向前去。它丝毫没有察觉,仍然嘟嘟的啄着树梢。他走到离树不远的位置,将一粒石子夹在皮筋上,两手用力拉弓射弹,嗖的一声石子射了出去,正巧打在它的翅膀上。它惨叫两声扑棱棱的落在半空,忽然又飞起,转眼就飞得没有了踪影。我们为二傻喝彩,都说他弹弓玩得好。

到了春风强劲的时候,二傻用薄竹片和彩纸制作风筝。他制作的风筝不仅栩栩如生,还十分轻巧,风一吹便能轻盈地飘向云端。他做了一只老鹰形状的风筝,还用毛笔蘸着墨汁画上鹰眼、鹰喙和羽毛。他拿着风筝和线绳到麦田里玩,我们一群孩子簇拥着他。初春的麦苗稀疏短小,远望去寥廓的麦田宛如铺着一层薄薄的绿毡。我们在麦田里嬉闹,在麦田里奔跑。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脸颊。二傻趁着一阵春风将风筝放入天空,一只手缓缓松着线绳。风筝越飞越高,和白云一起在蓝天上飘翔。

那年冬天下起了鹅毛大雪,村庄和田野都被皑皑白雪覆盖,恍如银雕玉砌的世界。清晨的时候积雪盈门,屋檐上挂着晶莹剔透的冰挂。二傻带着我们在打麦场上打雪仗,一个孩子在麦秸垛里发现了一名流浪女。村民们纷纷来围观,只见她大概二十多岁,浓眉秀目,蓬头垢面,穿着破旧不堪的棉袄,嘴唇冻得紫红。她蜷坐在麦秸垛里瑟瑟发抖,想必又冷又饿。 二傻见她可怜,就把她带回家。他用火盆生火给她取暖,他的母亲给她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有一个村民笑着说:“二傻,你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儿,把这个流浪女娶了生孩子吧。”二傻却一语不发,硬着头推着自行车就走。他的母亲追着问他去干什么。他丢下一句话:“我到县城去。”

他的母亲劝阻说路上的冰雪还没有融化,路滑危险。他却不顾劝阻骑上了自行车,使劲儿蹬着,一会儿就蹬到了街口。村民们望着他弓腰猛蹬自行车的身影,以为他进城采买办喜事的酒菜去了。

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午后。人们都以为他会满载而归,出乎意料的是他空手而回。

傍晚的时候彤云在天空上聚集,慢慢变厚,似乎随时会落下雪片。流浪女的家人开着一辆拖拉机来到村里,把流浪女接走了。他们对二傻感激不尽,说他是个大好人 ,还往他的手里塞一沓厚厚的钱,却被他拒绝了。

原来二傻蹬着自行车到了县城的广播电视台,自己花钱为流浪女发布了一条寻亲启事。这一来回就是一百多里的雪路。

从此以后,村里人都说二傻根本不傻。在我心中,他也永远的成为了我们的孩子王。

情醉二月天

文/依窗听雨

川中三月的天空,没了早春二月的春寒陡峭,没了冬日般冷风飒飒拂面,更没了雪花的漫天飞舞。

对于三月的记忆,一直铭刻在清时高鼎的诗歌《村居》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每每脑海中浮动春的记忆,早春二月的景象便油然而生:绿草丰茂、黄莺啼鸣、杨柳拂堤、轻烟袅袅、还有乡间孩童放飞的风筝……

是呀,儿时的梦一直在一首首诗歌中积淀。而今却深深地积淀着早春二月的美好记忆,而这早春二月美好的时令镌刻在我记忆中的却是两年前的三月的日子。

那年的阳春三月,田野里沉睡了一冬的小草,已经到了苏醒的时候,它们伸伸手,舒舒腰,嫩嫩的,黄绿色的小脑袋丝丝地从泥土里冒出来;微风轻轻地摇曳它,偶尔的细雨浸润着它。桃树露出娇羞的笑脸,迎着春天的太阳。梨树落英缤纷,如同一场美丽而洁白的梨花雨,丝丝香甜,丝丝浸透鼻息。海棠花盛开,娇艳似火……万物的灵动就在这三月的草儿疯长,花儿缤纷中来到了。

三月的一个周末,我从单位回家,赶上南充的班车在涪江二桥桥头下了车,沿着滨江路步行回家。因为家在三桥旁,回家就要走完全程的滨江路。观音故里滨江公园的美景便在我悠然的步行中尽收。正当我为滨江路的春日美景有些倦怠时,突然,一个身着白色运动装的少妇的身影隐隐约约地浮现在我的视野里,在早春二月明媚阳光里,她那高挑的身材、白皙肌肤、红润的脸庞、妩媚的身影、高雅的气质在滨江路美景的映衬下让我眼睛为之一亮,仿若童话世界里的公主。我禁不住前去搭讪,原来那少妇来观音故里是为陪母亲明日为观音拜寿而来。我说:认识你真好。观音故里相信缘分,正如观音故里的标志语:为了你,这座城市等了1660年,或许前世的缘分就在今日的偶遇。她说:相信缘分,更相信命运。……(此处略去1000字)

继续步行回家,看到犀牛堤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孩子、老者,还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那悠悠忽忽舞动的精灵在手里一上一下,让风筝如同断了线,而线还在手里拽着。这阳春三月,人的心何尝不如这放飞的风筝,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放飞一冬的灰暗,拽着的是偶遇或者缘定的幸福,情醉的二月天或许会随着那断了线的风筝飘远的,何况是否还有淡淡的思念遥寄,也只有那飘飞的风筝儿知道吧……

听说几天后又是雨天。而三月里的小雨,淅淅沥沥,丝丝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生灵,浸润着憔悴人儿的心田。早春二月的小雨——我生命的甘霖。斜雨,夕阳,油纸伞,烟雾飘渺,勾勒出青春的影象,这是谁脑海里的记忆……而我的记忆中依然是那观音故里美景与白色运动装相映衬的青春印记。想起了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月十九又要到了,这一天成就了三公主,然而它能圆我两年前的一个梦吗?

草虫儿在鸣叫,春雨儿在滴落,风筝儿在轻飘……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里,岁岁又年年,年年又岁岁;朝朝与暮暮,暮暮与朝朝。此生此世,此世此生……在这样的季节里,丁香花绽放在夜空的寂静中。

情醉二月天。在这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我在静静地寻觅着一生的美丽绽放……

又见风筝飞起时

文/安子妤

等待北方的春天,漫长而又寂寥,望着天空的颜色,亮了又暗,晴了又阴,无法预知,温暖的距离。期盼的春天,一直那样若即若离地徘徊在季节的边缘,牵连着一些明媚和偶尔的暖阳,浅藏在冬寒渐去渐远的背影里,时而把人们想象的景致拉得很远很长。

灰暗的树枝还直立天空下显得憔悴落寞,枝条上有了点点淡淡的发芽的痕迹,很轻浅,怀着淡然的心情,安静无言地等待着某日的纷然绽放。在向阳的寂静角落,会发现苍色的枯草根下也有了绿意,那么一点,在积雪融后湿润的泥土里,不敢贸然钻出来,却也不失生命独立坚韧的姿态。

北方的早春,依然那么涩涩的微凉,彷如迷失在半风半雪的叹息里,不知如何终结冬的满目苍夷以及清寒的惆怅,一直辗转着风凉吹冷的剪影。

午后的一些阳光,慢慢从云层里探出来,空气里开始流动着融融的气息。顺着阳光的方向,走出门,路过广场那边,偶尔抬头,看见几只风筝在天空飞。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仰头望那色彩鲜艳,翩翩舞动的风筝,心豁然明朗起来,暖暖的喜悦在心里涌动,那是种久违的,渴望的遇见。在这个淡漠的午后,在这个和热闹街市只一路之隔的空旷的广场,有人在放风筝,在和这个季节一起,等待春天的讯息。

已经有几年没有看见风筝了。想起鲁迅先生的一篇写风筝的文章,“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见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蟹风筝或嫩兰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摸样。”这是先生笔下久经诀别的故乡里,久经逝去的春天和他那个时代悲哀的风筝。

因是那个时代,风筝便成了悲情的角色。似乎,风筝在不同人的眼里,亦是有着不同的象征和意义。但风筝只是风筝,如赋予它那么多的寓意,就已经失去了本身。风筝只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做暂短的停留,享受一段时光暂短的自由和风的默契,曾经拥有过的快乐和幸福,这已经足够。

我所能忆起的童年的所有故事,似乎或多或少和风筝有关。那时的天空还没有这么高远,似乎永远低垂了四幕。风在初春的季节里,也似乎没有改变它的初衷,给人的依旧是那样威严和冷酷的外表。很少的几次,在广阔的田野里,看见风筝,蝴蝶形状的或八角行的,远没有那么鲜艳的色彩,做法也很简单。远远的在天空里飞,如盘旋的鹞鹰一般,几个孩子在下面仰头望着,虽有一些孤寂和落寞,却是孩子们一种简单的快乐和幸福的日子。时常很出神又很羡慕地看那简陋的风筝,梦想自己也会拥有只会飞的风筝。

风筝是邻家的叔叔放飞的,而父亲永远没有时间陪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自己偷偷的做过几次风筝,也做了骨架,简单的十字型,也做了色彩的装饰,兴高采烈地领着弟弟妹妹们到大地里,放飞的时候,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即使我在前面怎样拼命奔跑,后面弟弟妹妹们一种渴望的眼神,那单薄丑陋的风筝怎么也不肯在我的手中飞起来。最多的时候,风筝摇晃着飞过屋顶,这样,却也足够我们欢呼雀跃的了,这,或许是有关风筝的唯一画面。其实那时的梦就这么简单,简单的以致自己很快都忘掉了。

追逐梦想和幸福快乐的一段时光,在没有风筝和渴望风筝的日子里远去,无意中划过心头时,或许还间杂着淡淡的成长的味道,苦涩而又温馨。

被搁浅在岁月一角的记忆,多年后,还是会翻阅出来。每每到春天时,看见那天空飞起的风筝,淡淡的惆怅模糊在柔软的心底处,无声,无息。

城里,每到这个时节,五颜六色的风筝就会摆放在春天的窗口,以季节之名,迎接春天。每当有风筝在城市的上空飞起时,总会有人抬头看。

也曾经给儿子买过一只风筝,不知是想延续自己梦想还是为单纯的欢喜。那是一只漂亮的老鹰,制作精致逼真。儿子喜欢,也盼望着我们能陪他去放风筝,却迟迟没有时间。只有那么一次回农村,儿子兴奋的把风筝也带着,但是那天的风却忽然很大,风筝不但没有放起来,还差一点刮丢。儿子多少有些失望,也许以后还会有机会放飞风筝。

久而久之,那只风筝已不再是儿子的渴盼了。上学,写作业,他再也没有时间去惦记风筝的事情。我把风筝挂在了墙上,那只风筝就成了儿子挂在墙上的童年,少年,而后,渐渐的被遗忘在某个角落。我也忘却了一个和风筝或有或无的情结故事。

很多时候,已经忘却或者不会提及的往事,会依稀在岁月的某段呈现,或者无法回避,会千丝万缕遐想,会默默在心间萦回。比如看见这飞起的风筝。

漂亮的风筝在空中清闲滑着自由的弧线。放风筝的是一个中年人,聚精会神地牵动着手中的风筝线,专注而痴迷,仿若流转着世间美好的时光。身边或许是他的孩子,孩子的脚上穿着旱冰鞋,偶尔几个滑旱冰的阳光少年飞掠而过,那孩子的眼神在滑旱冰的孩子身上,一会儿,也试着加入了滑旱冰的行列……有关风筝,有关我们这一代曾经有过的一个小小的梦,在下一代孩子的故事里,似乎已经淡漠,很遥远。

再一次把视线转向空中,飞过的风筝,在这样一个季节,成为我眼里一道明媚的风景,念念起浮于心中那抹淡淡记忆,悄然隐逸眉间心头,也许转身,就会遇见春暖花开。

风筝

文/王永清

古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每年的春二月,万物萌动,东风荡■,放风筝便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传统活动之一,为欣欣向荣的春天增添了无限乐趣。

这几天风和日丽,在东兴路绿色草坪上,便有了许多放风筝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聚在一起,引丝放筝。风筝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随风飘逸,摇曳翻腾。孩子叫喊着,兴奋地奔跑着,将早春闹得沸沸扬扬。我晒着太阳,看着这些孩子,心情格外舒畅,禁不住忆起了童年和伙伴们放风筝,在田野里奔跑的情境。

记得小时候,每年开春,父亲都会为我做几只风筝。父亲找来竹子用刀把竹青那面削下来,用十字交叉法捆扎成一个风筝的轮廓,通常是三角形,也有五角型,八角型的。接着是糊纸蒙面,我用水彩笔在风筝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是给风筝加上尾巴,在顶角和横签的两端拴上风筝线,一只风筝就算做好了。父亲说,做风筝要掌握四大要领,体轻、平衡、对称、风道。只有这样,它才能在天上飞得又稳又高。父亲细心,爱琢磨,做出的风筝总是那么精致和轻巧。

每年放风筝是我最大的快乐之一。在河滩空旷处,我一手举着风筝,一手拿着线轴,一边轻轻放线,一边迎着风儿跑,等到风力适宜时,向空中轻轻一松手,风筝便循序渐进地愈飞愈高,惹来不少伙伴围观。也有的小伙伴跑回家拿出糊好的风筝,加入进来,各式各款的风筝先后飞上了天,宛如轻盈的蝶、活泼的鸟,色彩缤纷、活灵活现。我们评品着谁家的风筝最大,最漂亮,飞得最高,幼小的心灵充满着极大的满足和骄傲。

放风筝不只是儿童的专利,它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项活动。“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怀潍县》诗中,风筝如雪,少女如花,在春天里相映成趣,不仅让人感觉到一种花团锦簇的热闹气氛,还可以一窥当时潍县人放风筝的壮观场景。

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就是世界最早的风筝。风筝也与许多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不但是一位放风筝的高手,而且还写出了一部以风筝为题材的名剧《风筝误》。剧中以风筝为姻缘的线索,通过巧合、误会等手法编织情节,引出许多逗人发笑的喜剧效果。

如今,大地吐绿、百花盛开,又到了一年中放风筝的最好时光。邀三五好友,踏着春日美妙的节拍,在蓝天下,放飞风筝,放飞我们的心情和梦想。

上一篇:关于落日的文案(精选100句)
上一篇
下一篇